「為什么很多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后要到IT培訓機構回爐?」,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Diss一下大學教育和大學生了。
失衡的大學教育
眾所周知,同樣是本科生,我們國家的大學教育,按照錄取分數的高低分為985、211、一本、二本和三本,這當然是非常公平的。
400多分也上本科,600多分也上本科,定然是不同的,一份付出一份收獲,你能考多少分就接受你的分數所對應檔次的大學教育,那么其中差別究竟有多大呢?請看圖說話…
大概全國90%的教育資源是集中在排名前10%的大學里面,而剩下90%的大學校園,要爭奪剩余10%的資源。
說白了就是名校吃肉,普通高校喝湯。
所以在職場上Hr一般都是這樣區分人才的:名校or雙非(非雙一流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教學資源投入少,學生的素質、水平和能力就很低,就業情況就會很糟糕。所以就出現很多計算機專業科班出生的本科生畢業之后無法就業,還要去IT培訓機構回爐重造的現象。
很多人就要問了,難道國家不管嗎?難道校領導不作為嗎?其實啊,在某些高校里面,校領導都為學生想的非常周到了,既然自己不行,那就去請外援!解決辦法就是去找it培訓機構,甚至把it培訓機構請到校園里面來,把公家的教室甚至整棟教學樓出租給機構,美其名曰校企合作或者實習。
只要學生參加大學指定的培訓機構就可以順利畢業,就可以拿到學分。假如學生不參加大學指定的培訓機構,呵呵,抱歉!不給你學分!不給你實習機會!扣發你的畢業證!……給你穿各種小鞋而且不允許你離校自己去找it培訓機構!
沒錯!他們做的就是強買強賣的生意!
瞧!還問什么「為什么很多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后要到IT培訓機構回爐?」到it培訓機構回爐根本不用等畢業,大學的校領導為了能讓大學生回爐,已經不辭辛苦的把培訓機構請進來了,多么貼心的校領導們啊。
什么?培訓費?哎呀!別提錢!別提錢!那錢是培訓機構收的!我真沒拿。!不說了!我得走了!我很忙!還有這樣一個飯局等著我呢:
沉睡的大學生
2015年人民日報發文:《致沉睡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振聾發聵啊,下面附上原文:
然而黨和人民對大學生的“關懷”并沒有起到什么效果,所以2017年人民日報二度發文:
同樣的題目,同樣的語重心長,然…并卵!
上課的時候,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
下課的時候,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游戲多。如此這般,就業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
不給范圍就不會考試,給了范圍也只是復印同學準備的答案。你自己即使是老板,你會雇用你自己嗎?
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等待你的除了失業還能是什么?
實習要讓父母開假證明,評先進要讓父母找關系,補辦證書要父母跑學校。找工作的時候,你能有一分坦然和自信嗎?
上大學前填報志愿,你說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好吧,大學畢業找工作了,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還有誰能認識你?
講大道理的時候你口若懸河,伸手要錢的時候你撒嬌耍賴。你可以欺負你的父母親,世界也能任由你欺負嗎?
你說,你修完了《計算機基礎》,但真實水平與小學生大體相當。你的競爭力在哪里?
你說,你修了兩年英語,然而,你的水平還沒有翻譯軟件水平高。有哪家用人單位需要你?
你說,你修了《思想修養》,但你根本就沒聽。你敢說,除了課堂上睡眠的抗干擾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養和道德品德方面,還有哪一點比高中生強?如此德性,怕你都來不及,還會有誰會用你?
你說,你有專業,除了玩手機略顯專業外你能響亮說出你還有什么專業特長嗎?不論什么課,對你來講都變成了手機操作課。拿筆的時間遠沒有拿手機的時間多,看黑板的時間遠沒有看手機的時間多,你讓誰去相信你是一個有專業的人?
以上節選自人民日報原文。
既然黨和人民都對大學生說:你不失業,天理難容!那么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培訓機構回爐重造呢?
這么一說,某些人就覺得好像it培訓機構就跟那救命稻草似的,其實我看也未必。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會游泳,換個泳池也一樣!』
所以如今才有很多很多培訓機構畢業的學員在網上大罵:“IT培訓機構是個坑!IT培訓機構毀了我一生!”究其原因無非還是這兩點:
-
失衡的IT培訓機構
-
沉睡的培訓學員
何其相似?大學生的“回爐”只不過是另一個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