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站熱榜“大專有必要上嗎?”這個問題之下,清一色的回答都是“有必要”,但細看各種答案卻都是兩面三刀:
-
一邊說大專各種不行,
-
一邊又說有必要上,
-
最后熬出一鍋濃濃的“勸學”毒雞湯。
什么魔鬼邏輯?真是讓人看到尷尬癌都犯了,既然大家都有共識,一直認為大專不行,那就沒必要上!這有什么不敢說的,何必遮遮掩掩?
至于某些高談名校的,請問,哪所985和211的大門為?粕_?就算是統招專升本,一本的機會都寥寥無幾,何談名校?
全國90%的教育資源集中在排名前10%的大學校園里面,剩下90%的大學要爭搶剩余10%的資源。普通高校都奶不上幾口。名校吃肉,普通高校喝湯,錄取分數線只有二三百分的?圃盒V皇T——這也是為什么大專沒必要上的重要原因。
一定有人跳出來讓人忽略客觀事實,從個人主觀意愿的角度上反駁說:做好自己啊,不是有成功的嗎?結果就看到他們列舉了很多各種大專生怎么怎么強,怎么怎么牛的案例,好吧,我身邊的案例也絕不會比你們少。
但是,這些成功案例一定跟他上了大專有關系嗎?好比張無忌武功蓋世那是人家掉進懸崖練了九陽神功又在密洞里練了乾坤大挪移跟武當派有關系嗎?如果你硬說跟上大專有關系,那請問為什么不是每個大專生都這樣的,那么牛那么強的大專生在社會上究竟是大多數呢還是少數呢?
既然明知大專不行,大專生沒多少出路,成材率還極低,還要勸人家上,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僅僅是因為你們不知道如果不上還能干嘛?就要別人一定上嗎?
什么年代了,早已經不是考不上大學只能回家種地的時代啦。賣炸串兒的開直播都比博士掙的多。說到這兒一定有人要跟我杠,說這是幸存者偏差是個例。 沒錯,此篇咱就不談少數,只談大多數。
那么對于大專生來說,什么樣的是大多數?升本考研的是大多數嗎?畢業高薪的是大多數嗎?顯然都不是,那就不在本題討論之例。
咱們就來說說大多數大專生就只是大專生的那些大專生到底還有沒有必要上?其實眾所周知,上這種學校你得不到一個好的環境。就算你想做一只白蓮花,周圍也有數不清的豬隊友來拉你下水。
據題下一位高贊答主所說,有兩句話在?评锾貏e出名,那就是:
-
本科生上課,同學尊敬老師,老師尊重學生;?粕险n,同學看老師像傻子,老師看同學也像傻子。
-
大專生學習的同學看不學習的同學是傻x,不學習的同學看學習的同學是傻x。
?撇荒芙o你帶來什么!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沒有一個好的學習風氣,課上有人吵鬧玩手機。課下瘋了一樣在宿舍抽煙打牌。圖書館里吵吵鬧鬧,情侶打波,外放音量,肆無忌憚的大聲爭辯(說爭辯是好聽的)。敲擊鍵盤吧唧吧唧。尤其是機械鍵盤加上電競鼠標在圖書館六樓噠噠響,因為是高層圖書館,特別安靜,他一套技能般的鍵鼠操作一套帶走了已經專心學習的我?捎钟惺裁崔k法呢?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拽到天上去了,你提醒了也不能怎樣,依舊照樣。所以一般就是本科院?繉嵙σ岳矸。在?,大抵只能用拳頭了。
那為什么還要上?花錢買罪受嗎?有人拋出奇葩觀點,正是這樣才磨練你的意志呀,真的是理想很美好,孰不知培養一個好習慣很難,而形成一個壞習慣卻毫不費力!如果你上進時如逆水行舟,那么你墮落時就如一瀉千里。
不要給我誘惑測試,我只是一個高考成績只有二三百分的學渣,你給我最頂配的環境,我都不一定能夠學好,我真的不經一測,更做不成您期望的“白蓮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上大專就是來被禍害的呀,為什么都不愿意承認呢?何必扭扭捏捏,裝腔作勢?說點實話,真的那么難嗎?更何況你還是要自掏腰包來被禍害。
如果你每年交著4000來塊錢兒的學費還比較容易接受一點,最恐怖的是那種所謂校企合作的?,除了學費之外還有高額培訓費,每年多收1萬多塊錢!高三的班主任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的學生送到這樣的學校去,因為學費高,班主任拿的回扣就高!
那這帳一算下來,可就比較嚇人了。 我們首先假設一個大學生僅僅果腹,一年需要支出1萬塊。一年12個月嘛,說起來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1000塊。當然一個人的生活費并不僅僅要果腹,生活費要包括衣食住行嘛,那么穿衣住宿出行各種日常生活用品方面要花費多少?那就因人而異了。咱們假設一個大學生一年要花費父母2萬元的血汗錢。那么三年大專就是6萬。如果是每年4000的學費,那么加起來是72,000。如果每年是1萬多的學費,那么加起來得10萬塊錢了。
這三年大專下起來花個小10萬塊錢,得到了啥?父母這10萬血汗錢的投資回報到底是啥?誰能告訴我呢?是一份高薪的工作嗎?還是一份孩子的前途無憂呢?
假設你是一個投資人,你要投的一個項目就是這樣一個項目,要給一個學渣投資10萬塊錢上大專,目標是通過專升本考試,順利拿到學士學位,然后高薪就業來回報你。請問這樣的學渣助學項目你真的投嗎?
還沒到最最恐怖的時候,最最恐怖的時候是大專畢業生出來找不到工作,無法融入社會,居然再跟父母要2萬塊錢去參加it培訓機構,甚至不惜貸款參加為期半年的培訓。
說到這里,我負責的告訴大家,這絕對不是少數,幾乎每一天都有這樣情況的學生找到我這里來。只不過他們大多罵的是培訓機構怎么怎么坑?卻從沒有人罵?拼髮W,也不想一想,如果沒有?拼髮W對你的悉心培養,你何須參加IT培訓呢?
現在甚至有IT培訓機構明目張膽的聲稱專門招收大專生,不是大專生人家還不要,實際上2萬多塊錢交上去跟校企合作有何不同?你真以為大專畢業之后參加培訓比中學畢業直接參加培訓更好了嗎?有些同學居然還覺得挺好,大專果然沒白上,要不然連IT培訓班都報不上了,呵呵,可笑不可笑?孰不知差別不過是比別人虛長了幾歲,比人家多花了家里10萬塊錢而已!
瞧瞧!瞧瞧!這就是當代現實版的【教育致貧】!所以請你認真的再想一想,大專真的有必要上嗎?
到底是憑什么讓這些人這么輕易的就給別人說上了大專之后一定有用呢?要是上了之后,不但沒用(沒用是大概率事件),還染上一身惡習:抽煙、喝酒、燙頭!呃,不對,是打游戲,整個人更不好了,那怎么辦?人家回來找你,你給安排就業嗎?或者大專三年費用你出嗎?
其實從一個高中生到一個大專生中間并沒有什么激烈的思想斗爭和抉擇。所有的高中生順理成章的成為大專生,佛系的不要不要的。9成以上的學生根本連「大專真的有必要上嗎?」這個問題都不會問。他們僅僅是一種思維定勢和慣性,上完高中不就是該上大專了嗎?不然呢?
18歲成年的身體上面長著一副巨嬰的大腦。沒有對自己人生和家庭負責的觀念和意識。也不會去思考,這個學上下來之后會對家庭造成多大的負擔,自己又能夠有多大的收獲?也從來不會想一下,如果不上大專,還可以做些什么?
-
就算考得再差,你的班主任照樣可以把你賣給各種“高收費大學”,哪怕你才考了不到200分;
-
你的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學,不管你怎么樣也愿意供你繼續上學,不然會覺得很沒面子;
-
你自己雖然18了但還是個孩子,自己一點主意都沒有,隨大流,跟著大部隊走,別人喊你干嘛就干嘛!
所以人類歷史上最詭異的羊群效應——《我要上大學》就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年輪番上演了。
其實,對于那些不富裕的家庭,就算你去當少年兵,或者去富士康,也比上個大專強,不但豐富社會經驗,還能磨練吃苦耐勞的意志,提前認清社會規則。遠比你在大專的那些思想政治課上的打呼嚕強百倍。
當然這兩種選擇實際上是放棄了學習知識,只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了。所以這只是兜底的選擇,就是說,哪怕干這些人人都能干的、力所能及的事兒,都比上一個大專要強。
做哪些事能夠遠超過上大專呢?其實不管是文化知識還是技術技能,并不是離開大學校園就不能學習的。那些有勇氣不上大專的人,通常都有想要逆天改命的強烈動因。那么只要他們找到了學習的途徑,離開大專校園照樣可以學的很好,并且沒有豬隊友拉后腿。
學歷可以通過成人教育的方式去獲得,不僅可以獲得大專還可以獲得本科,雖然含金量不如統招的,但也是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的文憑,可以大大方方、光明正大地寫在自己的求職簡歷上。實際上社會上也沒有人會去區分一個大專的證書到底是成教的還是統招的?
如果你覺得學歷上還是有歧視,你不服,那么你過兩年之后,你有資格以同等學力報考在職研究生。這個考下來,那可就跟統招的含金量和價值一模一樣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歧視你的出身了。
瞧,只要一個人愿意上進,以目前國家之開明,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才埋沒,條條大路通羅馬!并不是高考之后不去上那個200來分所對應檔次的大學,就永久喪失了某種機會,怕什么?
現在互聯網是非常開放的,不管想要學習什么技能,都是可以找到學習資料,如果要學IT技術,各種資料我這里就應有盡有、免費分享?梢哉f是只要一個人有學習的意愿,不管學什么都可以學得到。
自己一邊提升學歷,一邊學習一門技能,還可以半工半讀,一切自由安排,只要你愿意,日子充實的可以不要不要的。
而且關鍵的點在于不用靠家里,18歲就可以獨立生存和學習了,其實這在歐美甚至日韓國家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F在咱們國家也具備了這種條件,只不過風俗習慣上,卻很少有學生愿意這樣做。
最后我要跟那些家里并不是特別富裕的孩子們說,當你正面臨這個選擇的時候,多為家里考慮考慮。因為你上這個學,費用可不低呀。你已經成年了,大專也不是義務教育了,如果你真的沒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那個本事啊,就不要拿著父母好幾萬元的血汗錢,去搏一個小概率事件了。
大部分人很樂意再靠家里的錢享受幾年的大學生活,如果沒經歷過大學生活將會是終生遺憾啊,就這樣打著體驗人生的旗號,花著家里的錢,找幾個基友一起打幾年游戲、找個姑娘談幾年戀愛……
大專有必要上嗎?最終還是回歸了最本質的人性問題——好逸惡勞。所以大家不用自欺欺人也不用裝模作樣,不愿意改變,愿意上個大專去混的,就承認自己人性中不光彩的一面就好了,畢竟也沒有人會在乎,真相只要不說出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切安好!